努力把计划任务甩在身后的人
日期:2024-12-04 08:41  浏览量: 92 

米文忠,生于1940年5月,榆林市榆阳区人,共产党员。1959年1月应征入伍,1966年2月转业到兰州市公共交通公司任司机,1969年9月调入榆林运输公司,1994年退休。

1970年,米文忠被分配在汽车一队开客车。最初,他接手的是一辆破烂不堪、没人愿意开的车。自从开上这辆破车以后,他就没有轻松过,天天保养、维修,就像伺候病人一样,观察车辆哪里有毛病,哪些部件有问题,哪里需要修理,哪里需要更换。起初也是连续亏损,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就扭亏为盈。就这样一部没人接手的“烂烂车”,他一开就是12年,而且月月节油、节省小修费,年年超额完成“四定”计划任务指标。

他历年出色完成生产任务,1979年至1982年四年间,公司给他定的任务指标是2万元,他实际完成了5.2万元。1984年完成利润计划的214.04%,1985年完成利润计划的287.71%,1986年完成利润计划的124.81%,三年上缴利润60660元。1987年完成计划任务222.7%,1989年完成计划任务324.2%。

米文忠不但是生产的标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连续19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安全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在全省公路汽车旅客优质运输服务竞赛中获“先进驾驶员”荣誉称号,他驾驶的24-63877车被陕西省交通厅命名为文明客车。1987年在省公路客运优质服务竞赛中,被省交通厅授予“优秀驾驶员”。198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汽车指导员”资格证书,同年被评为榆林地区劳动模范。

米文忠从1970年调回榆林运输公司到1994年退休,24年如一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起早摸黑,出满勤,干满点,经常跑完正班,下午进厂修车,即使熬到深夜,也绝不影响第二天出车。他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心里装着一本“活地图”,根据道路情况和气候变化规律,掌握行人和车子活动特点,安全行车,创百万公里无事故、34年安全行车无事故的奇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米文忠爱车是出了名的,他就像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爱护自己的每一辆车。每天出车回来,他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开始擦拭、保养车辆,然后才去吃饭。由于他勤保养、勤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预先防范,及时排除,所以他开的车也很给力,从来没有半路上“要麻达”、出事故。

米文忠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为乘客出行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平稳行车、耐心解答乘客询问、帮助儿童老人……提起他,没有人不念他的好。国庆前夕,一位老同事来访,说起米文忠,他说:“人家那些人无论人品、工作和生活,说不出一点不然!那时候,全公司掀起向米文忠同志学习的号召。”

他,24年如一日,爱岗敬业,踏实勤恳,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劳动模范的无悔誓言。斯人已逝,精神托管事务中心永存。(文 | 托管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