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逆行”财税路
日期:2024-12-04 08:40  浏览量: 112 

你看过徐峥导演的电影《逆行人生》吗?其以真实、残酷的现实主义题材切入,呈现了一个普通白领职业命运的多舛,无数国人与之共情,当然也打动了深有感触的我。

电影讲述了一个45岁的中年白领,如何在大厂裁员之后开始送外卖。影片开头是导演精心设置的一幅中产生活图景:干净整洁的大房间里,全职在家的妈妈和奶奶做好早餐,爷爷晨练回来。睡眼惺忪的女儿醒来,叫醒晚上加班回来睡在沙发上的爸爸,即将上国际学校的她,在餐桌上用英语和爸爸开着玩笑。然而,你能看到这幅场景是紧绷而脆弱的,闹钟至少响了三次,所谓中产,不过就像一根紧绷的发条,发条很快崩掉了——作为公司一个开发小组的负责人,高志垒突然被“优化”了。然后就开始了男主人公职业道路上的重新“洗牌”求职之旅,最后他成为了一名“送外卖的”……

我呢,和电影男主角有相似的人生背景,都属于大家眼中的高知分子,一样的人到中年,职业道路却突然发生变化,不同的是男主角心酸被裁,我是单位内部调动需要更换赛道。

职业道路上你最害怕遇到什么?是“变数”、“调动”亦或是“动荡”?我可能是人到中年对职业方向转型的迷茫和对知识架构打碎重建过程的无措,以及能预见到的在一众年轻朝气、财经科班出身的队伍里内卷的压力、脱下法律专业高知长衫的自尊、近些年生活坎坷的心态调整,还有如何完成从财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

神奇的墨菲定律总是不期而遇,怕什么来什么,不变的永远是生活得继续、工作得继续。我深知自己的职业“舒适区”是法律事务,但依然接受了完全陌生的财税业务,迎难而上、逆行人生也是我的性格底色。虽然遭遇了生活上的变故,但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让我很快调整好心态,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财税之路上。诚然职业方向的道路有很多条,其中最令人没底儿的恐怕就是半路转型换赛道。尤其是人到中年后从一个干了很多年且得心应手的专业转到另一个完全陌生也可能并不擅长的领域,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原本是一名法科生,毕业后从事的也是集团公司的法务工作,算是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对口,十五年的法务职业生涯也称得上是驾轻就熟,随着时代的变革以及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恒泰集团顺势而为、战略转型,开始多元化发展,而我作为“恒泰人”的一份子有义务响应公司号召、落实集团公司六届四次股东会的精神,跟着集团公司的步调走。

今年开春伊始,我正式转型成为财税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万事开头难,满脑子充斥着法律思维、法律案件和条文的我内心着实有点不知所措,从哪里入手呢?具体做什么呢?怎么做好呢?完全是一个财税“小白”,但不能一直处于“尴尬期”啊,毕竟还是一个“老职场人”,于是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财税工作计划步骤清单,自学财务、财税知识,去看相关领域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同时做好上级领导部署的工作任务,边学边干,以学促干,众所周知这个行业是一个知识更迭很快、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财税公司5楼走廊吸顶灯见证了我无数次的“自觉加班”,经过近9个月的一项项工作磨炼下来,不敢说脱胎换骨也褪去了刚开始对财税领域的“青涩”,不再“发慌”,再加上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队伍能力提升,定期组织内部、外部培训,座谈会,面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搭建了良好的业务交流反馈平台,加上自己也像海绵一样通过“线上”、“线下”以及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沟通业务,从原来连代理记账都不太清楚到现在对财税基础业务如税务登记、企业资质许可证、招投标设计、清产核算到高端业务如公司管理体系完善、涉税风险、精细账都了然于胸,财税之路渐入佳境、内心也更有底气了。

分享几件我财税路上的“逆行”故事给大家吧。

都说财税市场饱和,客户被瓜分殆尽,今年4月中旬,我就着实体验了一把竞争激烈的客户市场。通过“电推"、“地推”的方式我联系了很多家客户,其中有一家油井类业务的客户令我印象颇深,这家公司老板听过我对财税业务服务项目的介绍后,细问了一下关于井架、汽车估价、报价事宜,有意向办理注册资本金实缴业务,想用固定资产完成实缴,我回复他马上对他提的标的进行评估报价,并立刻示意合作方有经验的经理一起处理这位潜在客户的问题,当我第一时间与合作方领导说明并汇报这件事后,由于自己当时对固定资产评估、折价流程以及报价业务没有任何实操经验,等合作方做出估价再联系客户的时候,客户可能嫌我们评估报价的时间不符合他的心理预期而错失彼此合作的机会。这个项目如果能顺利接洽,标的额也不小,但遗憾还是不期而至……这件事后我开始学习固定资产折价、估价等内容,也虚心向合作方请教,同时更加主动的做好客户维护、积极宣推新业务。不断展示我们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多次邀请他来我司看看转转、了解一下真实的恒泰财税以及我们的团队业务能力,感受一下我们的诚意。尽管这一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彼此没有达成合作,但是不影响将来其他业务板块的合作。这次合作失之交臂的原因有自己未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财税服务项目里所有细化服务内容的因素,也有初次与外部客户对接缺乏经验的因素,但人也需要自洽精神,那个阶段属于我职业赛道转型的早期,也要接纳和允许自己真实的面对业务实战中的种种问题,摆正心态、总结经验、提升技能,尽力在以后类似项目上不再重蹈覆辙。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营销技巧和方法的。我一直跟进的三家客户,其中两家在和我保持联络的过程中,也会咨询一些财税业务内容,但是始终迈进不到下一阶段,我就想在客户方便的情况下去拜访走动,对方回复“以后再说”、“最近比较忙,”不管出于礼貌也罢,还是真实情况也好,这种时候冒冒然去客户那里又怕冒失打扰彻底失去意向较大的潜在客户,不去吧又心有不甘,毕竟跟进时间也不算短,比较为难。第三家客户是我吸取上述两家客户的沟通经验、改变营销策略后真诚以待,有望近期签约的客户,顺利签约的话,至少也能证明实践中和潜在客户沟通时的方法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还有一件是在我们内部分公司的税务稽核业务上恰巧用到了我法律老本行的专业技能,当我给客户提供的是以财税服务内容为基础、相关法律意见为其保驾护航相结合的服务时,客户对我们的财税服务更加有信任感和依托感,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和财税两个专业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两种专业技能互相加持,能够极大地增强恒泰财税品牌的实力、影响力。

回想九个月前的一脸懵圈,到现在出台《财税服务项目业务报价表》、《合作协议》、《服务产品说明书》等重要制度,积极宣传推广、营销、内部管理……我做到了工作完成度好、效率高、适应性强、韧劲足,责任心强,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

每一个财税人都清楚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远离轻松悠闲。在我的财税路上虽然要比其他科班出身的同事更苦一点、累一些,但也努力做到了“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我也常常在最需要摒弃感性的时候被同行路上的伙伴们感动,主管高层领导细致耐心地教授业务,主管部长照顾体恤我受过重伤,工作搭子之间不分你我分担包容……真的收获了“亲密战友”般的互帮互助和关切之情。

当我在财税之路上“逆行”奔跑的时候,我看到了平时是柔弱女子亦或是半大愣小子的伙伴们一个个全力以赴、想着为我们财税业务添砖加瓦;看到了我司领导的勤勉、严谨细致以及对财税同仁的体恤和考虑周全;看到了财税公司会计、出纳同仁的认真踏实,日复一日;看到了营销人员一次次出外跑市场的辛苦。我在心里默默送给他们和自己一朵小红花,努力也许没被看见,但值得被尊重!也鼓励我们在财税业务之路上继续精进、并肩朝着一个方向逆行、奇袭。

我的财税转型道路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从变化、茫然无措、逐渐适应,直至渐入佳境的过程。现实主义最生动,正如逆行的人生,会遇到低谷、至暗期,很无常也很正常,要做的是披荆斩棘、逆行而上。

财税之路也罢,逆行人生也好,面对“变动”还需要加上一份好心态,一份由“卑以自牧”切换为“卑以自存”的心态。来财税公司之前我也有一些紧绷和惶恐,现在想想可能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真正脱下“长衫”。梁晓声在散文集《人活着》里面,曾谈到在国外遇到做清洁卫生的普通人,还有受过高等教育开饭馆的普通人,他谈到:“当外部环境的变化向你扑面而来,你要做的不是牢骚满腹,妄自菲薄,而是铆足劲、逆行而上”。

影片中还有句看似鸡血的台词,“把掌声献给每一个努力的自己,每一个劳动者”,其实只有当你真正褪下孔乙己的长衫,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奉献的美好、劳动的光荣与获得。就像贾冰饰演的站长说的:“干外卖最重要的是心态。你总以为你已经脱掉了孔乙己的长衫,但你还没成为骆驼祥子,你总以为你是坐车的,但你其实是个拉车的。”若路上不得顺遂,变身六边形战士,逆行而上、别致人生!(文 | 财税公司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