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西高速客运公司在全省文明交通“四创建”活动中被评为示范单位
日期:2013-03-09  浏览量: 19

    

     根据中央文明办、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为了在全省进一步深化“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着力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消除各种不文明交通行为,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切实增强公民文明交通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省文明办、公安厅决定,从2010年起至2012年,在全省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2012年,全省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省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争创文明交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榆西高客公司积极参加该项活动。在总结评选中,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士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省评出33个“四创建”示范单位,榆西高速客运公司为其中之一。
   自参加“文明交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以来,榆西高客公司倡导“文明交通每一步,和谐社会一大步”的文明交通理念,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强化宣传、培训教育,“文明交通为荣,违章违纪为耻”蔚然成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推行法制化、目标化、制度化安全管理方式,为文明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他们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生产、经营工作,依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以及集团《生产安全目标责任书》等有关规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制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安全领导组织结构,成立安全委员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夯实安全责任;二是拓展安全管理网络,推行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的方式落实安全责任;三是实行安全质量信誉保证金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四是实施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五是建立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推行《每周安全工作要点》、《每周安全喊话提纲》、《每日安全工作记录》的工作方法,解决安全工作要做什么、要说什么、做了些什么的问题。六是推行安全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办法,把安全学习、违章行为、行车安全等与薪酬挂钩,加大管理人员以及驾乘人员的责任心和约束力,形成了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抓安全“主体”,提高驾驶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把“预防”做到实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为文明交通安全奠定基础。行车安全的主体是驾驶员。驾驶队伍安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行车安全的前提。抓住驾驶员这个“主体”就抓主了行车安全管理的关键。
  1、严把准入关 严把准入关是提高驾驶队伍整体安全素质的关键。我们在严格执行内部办理准驾证要求的基础上,又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实行聘用驾驶人员试用制度;二是对于社会上驾驶经历不清楚的驾驶员,我们采取小组考核,分头打分,合议评定,责任追究的办法进行考核准入。
  2、切实抓好宣教、培训工作,使驾驶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意识的任务很重。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抓培训,提高素质,规范行为,提高防范能力。我们主要是以法律法规摘录和整理编辑的驾驶员工作规范驾驶员职业道德驾驶员操作规范以及安全行车常识等为内容进行培训,使驾驶人员进一步明白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从而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为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二是抓宣教,不断提醒和灌输,强化安全意识。我们主要收集和编辑安全动态、季节性行车特点、特殊路段注意事项、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安全会议,板报、印发学习材料等方式开展宣教工作,自组建以来印发安全等学习资料219期,加大宣传攻势,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驾驶人员了解安全形势以及当前行车注意事项,便于主动、有效采取防范措施;三是拓展宣传新阵地。我们给每一个车辆发放一个安全宣传夹,既能存放报班有关证件,也可以保存安全学习资料,并在宣传夹封面上不时更换驾驶人员乐于接受,通俗易懂的安全、服务小标语,使安全宣传阵地进一步扩展,警醒驾驶人员时刻注意安全。四是开展各类安全小型活动,营造氛围,推动安全宣教工作的深入。每年我们都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如“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有关问题研讨活动”、“创建平安畅通高速活动”、“安全优质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鞭策和调动驾驶人员投入到安全活动中来,有力的推动了安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研讨活动的开展,就有关针对性的问题反复提醒、鞭策,引导驾驶人员自己分析、讨论,会议气氛活跃,克服了单一的说教,加深了自我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是加强沟通,开展情感化、通俗化安全教育,使驾驶员乐于接受安全预防理念。管理人员经常性的和驾驶人员沟通,了解经营生产过程中的情况,以及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掌握驾驶人员的心理状况,协调关系,解决忧虑,同时从驾驶员自身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等角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用通俗的语言,有时候以开玩笑的方式,消除逆反心理,加大了认同和信任感,收效明显。 六是通报各方面的安全形势、事故案例,强化驾驶员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从别人事故中汲取预防的教训。要求管理人员每天浏览凤凰资讯即时新闻、腾讯新闻等,收集安全动态和事故案例,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及时印发并组织学习、讨论,使驾驶员从别人真实的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又能和我们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感觉到事故就在身边,有效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七是推行安全喊话制度,使驾驶员明白当前预防的重点。管安全就像碎嘴婆婆,要经常说,反复讲。这是一种嘱咐,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关爱。
通过这些培训、宣教工作,培植驾驶员文明交通的安全理念,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跟踪监督,严格考核,实行退出机制,保证驾驶队伍相对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准入不是一劳永逸。注重准入的驾驶人员要加强日常管理,对上岗后的思想、情绪、技术等方面跟踪监督,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考核、评价驾驶人员的安全、工作实绩以及整体素质,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于准确掌握驾驶人员的实际状况。在培训、宣教的基础上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保证队伍相对稳定,必要时,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三、科技支撑,有针对性的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行车行为。
   在管理中他们应用GPSSD卡摄像、行车记录仪、G-BOS四种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达到如实记录驾驶员的每一个操作行为程度,便于有针对性开展文明、规范培训教育。一是引导驾驶员正确认识科技手段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科技的支撑,数据的真实性,改变了对驾驶员评价的传统系统,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三是及时提醒和纠正驾驶行为,达到预防的目的;四是提高认识,严肃处理,规范行为,强化责任。通过这些方法驾驶员的认识有所提高,驾驶行为有所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形势的良性发展。
  四、加强车辆技术管理,杜绝带病运行,保障文明交通行车安全
车辆是安全四大要素之一。在车辆技术管理方面,围绕安全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面排查、熟悉车辆性能、车况,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合理选择维修场、点,签订维修协议,保证修理质量、时间。三是安排专人住场,负责车辆具体车辆维修,做到提前掌握维修项目,提前准备配件,提前落实维修人员。四是开展车辆技术服务,印发技术简报等材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驾驶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经常现场指导车辆技术难题和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工作,提高了车辆完好率,自组建以来没有发生一次机械事故,保证了车辆高效、安全营运。
  几年来,在行业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他们倡导的“文明交通每一步,社会和谐一大步”的文明交通取得了好的效果,形成了“文明交通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风尚。连续七年没有发生行车责任死亡事故;年行车责任安全事故率0/; 年行车责任安全事故死亡率0/; 年行车责任安全事故伤人率0/;各项安全指标全面低于考核指标。2012年被陕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授予“全省文明交通“四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目前,他们正在继续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 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为创建文明交通,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