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先锋
——集团公司驻榆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日期:2021-06-19  浏览量: 81 

2021年7月1日,是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华诞,举国欢庆。为响应中共中央“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号召,6月19日,集团公司驻榆九个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主题为“铭记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学习教育活动。七十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来到绥德县郝家桥习仲勋革命故居、清涧路遥纪念馆、高家坬北国风光等教育基地,学习老一辈革命者们的奋斗历程。

在郝家桥革命旧址习仲勋纪念碑下,党员们又一次庄严地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受到洗礼。

 1739931899720036686.png

1943年3月,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时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的习仲勋带领调查组在郝家桥村蹲点调查研究一个多月,总结了该村群众通过精耕细作、改善耕种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农业生产经验,推出了劳动英雄、共产党人刘玉厚的先进典型。调查组还就该村成立妇女纺织小组、争取边区农业贷款、理顺土地租佃关系、移民等问题深入探讨。总结郝家桥的经验后,地委决定在全区推广学习刘玉厚和郝家桥的典型经验,各地也迅速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大生产热潮,为保障边区粮食和物资供给做出巨大贡献。习仲勋和齐心也因此和郝家桥村的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

1739931927607081517.png 

在郝家桥,习仲勋带领的调查组,写出四篇调查报告《谈夏收》、《记两个变工队》、《谈锄草》、《移民问题》。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三大工作法宝之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党的许多政策、方针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

03.png 

随后,学员们来到了路遥纪念馆。路遥纪念馆位于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一路之隔是路遥的故居。纪念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600余件,真实再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路遥1986年后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积劳成疾,1992年写完第三部后英年早逝。这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荣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一生崇敬劳动,他说:“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充实”。“有时候当我在都市喧闹的大街上走过时,我常常会在一片人海中猛然停住脚步,我的思绪回到遥远的陕北,我看见荒山秃岭之间,光着脊梁的父辈挥着镢头开垦土地。我虽然没有继承父辈的职业,但我永远崇敬他们的劳动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这个世界的一切。艺术创作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劳动精神。我们应该具备普通劳动人民的品质,永远也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地劳动,像土地一样地奉献。”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因为奋斗、因为奉献,平凡的人生才有不平凡之处。我们学习路遥,“像牛一样地劳动,像土地一样地奉献。”这正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具备的高贵品格,也是我们企业每一位员工实现人生理想,为企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

来到高家坬塬,在高塬之颠,在毛主席当年矗立东望的地方,党员们高举党旗:“毛主席啊毛主席,人民永远怀念敬仰你。”就在这个地方,1982年高家坬村民自发竖座石碑,正面刻着毛主席的伟大诗篇《沁园春•雪》,背面刻着毛主席的头像,头像两边镌一联:万众思念毛主席,人民心向共产党。碑北侧一翠柏伟岸挺拔。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率领东征红军到达袁家沟,准备渡过黄河,当晚下了一场大雪。翌日,毛泽东来到高家坬塬上察看地形。这时,黄河被冰雪所封,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派白色苍茫。此塬地势开阔,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伟人毛泽东居高临下,游目驰怀,激情澎湃,心中涌出无限感慨,一首千古绝唱喷薄而出,这就是《沁园春•雪》。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意境壮美,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境界高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无限自信。(文 姜克岐 图 赵润梅)